经常拷贝大量数据,晕了。找个机会把这板子推出去。我考我晕!!!!
这次买主板主要看中了 780G主板的集成显卡效能,没看全面,失误。
在一次拷贝一个几GB的数据的机会中,在单位和家里都试过,在家里的
nForce MCP51
主板上3分钟拷贝完毕。在单位竟然用了7到13分钟。
这板子真不值的购买,磁盘效能低工作等待时间着急,真耽误事。
此数据证实了我的猜测,特此写出来。时时提醒,莫被一个亮点遮目。
http://www.techreport.com/articles.x/13628/10
http://www.techreport.com/articles.x/14261/11
http://we.pcinlife.com/viewthread.php?tid=908872
AMD 780G与NVIDIA MCP78S磁盘性能哪个好点 |
| |
|
|
- UID
- 195103
- 帖子
- 165
- 积分
- 2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7-12-1
| 2# 发表于 2008-3-28 02:02 | 只看该作者 |
| |
|
|
- UID
- 195103
- 帖子
- 165
- 积分
- 2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7-12-1
| 3# 发表于 2008-3-28 02:05 | 只看该作者 |
| |
|
|
- UID
- 115792
- 帖子
- 79
- 积分
- 1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6-5-13
| 4# 发表于 2008-3-28 07: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看来AMD 780G磁盘性能是差不少。 & N0 y# C4 l% D2 N, X* k- Y- A% y! B* I# r% h+ h; e G M [ 本帖最后由 mr 于 2008-3-28 07:34 编辑 ] | |
| |
|
|
- UID
- 140022
- 帖子
- 379
- 积分
- 4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6-11-6
| 5# 发表于 2008-3-28 08:53 | 只看该作者 业 内主板芯片组磁盘性能INTEL老大。NV自NF2的MCP开始水准也一直很高鉴于NV当时并无悠久的主板芯片组设计历史估计还是吸收了老牌芯片组厂商的 部分人才和技术。AMD方面经典的AMD760芯片组当时都是搭配686B的可见当初AMD在南桥的功能、性能、价格上就没什么竞争力。老牌厂商中SIS 的南桥也一直有不措的表现可惜受北桥牵制。特别是整合显示核心上都竞争不过VIA随着NV进入带来更优秀的显示核心后两家就都沉沦了。至于突然被NV收购 的ALI/ULI也算是个奇迹了。以前并没有什么出色的作品和建树。K7/P3时代常常垫底的它在K8时代却拿出了M16XX系列三围上都极具竞争力成功 卖身。ATI初涉芯片组市场并没有NV成功那时正是两家竞争白热化阶段。大有你玩我也玩的意思不过巧就巧在NFORCE已经接过VIA的枪变成AMD平台 代名词涉及到与INTEL间接竞争。而INTEL又需要一个听话的第三方芯片组提供商来完善产品线压制AMD平台VIA、ALI等廉价的第三方芯片组。那 么刚入行的ATI就被挑上接替了老迈的SIS。那哗啦啦的订单就来了而在实质上ATI提供的产品即没有竞争对手也没有直面残酷的市场。INTEL吃不下的 或者不想吃的就直接给ATI。ATI只需要做INTEL不做的对象而INTEL吃剩下的说不定比AMD全部的都来得多。这种环境ATI的实际战斗力就根本 没谱。还真亏AMD收购时认为ATI的芯片组也是一大财富。收购后还力推什么ZZ平台。提供出来的产品毫无特色要性能没性能、要功耗没功耗、要价格没价 格。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作为第二方(也可以算是第一方)芯片组北桥功能和支持上占便宜。而交火随着平台的转换优势也就没有了。要知道这类技术除非是市场空 白。否则遇上NV这样的竞争对手首先就要保证自己的独立GPU产品具有不错竞争力。去年690G确实火了一把但要看见在格局变化以后NV的重心就变了嘴馋 INTEL平台的份额了。结果发现INTEL平台好吃是好吃但店大欺客。今年显然就特别重视AMD平台发现走路还是要两条腿。750A VS 780G我就跟看好750A。 | |
| |
|
|
 - UID
- 165024
- 帖子
- 662
- 积分
- 8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6# 发表于 2008-3-28 11:3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真是历史知识渊博啊,呵呵。 * b; {5 G2 ]9 d! ]" j) P不过我认为ATI的芯片组并没有那么不堪,除了磁盘能力稍微差点以外,北桥中的整合芯片组的功耗和性能比Intel的只强不差。所以在笔记本领域还是很吃得开的。相反,NV的北桥虽然显示和内存性能均强劲,但功耗和发热量制约其进不了移动领域。可谓各有所长吧。 | |
| |
|
|
- UID
- 140022
- 帖子
- 379
- 积分
- 4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6-11-6
| 7# 发表于 2008-3-28 2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itto2 于 2008-3-28 11:33 发表  9 M9 b/ D) _3 h楼上的真是历史知识渊博啊,呵呵。0 E+ E6 S' h' L( k; p) E( h% b; T 不过我认为ATI的芯片组并没有那么不堪,除了磁盘能力稍微差点以外,北桥中的整合芯片组的功耗和性能比Intel的只强不差。所以在笔记本领域还是很吃得开的。相反,NV的北桥虽然显示 ... g/ v9 R* t t ( ~8 d( u; ^* m6 o ATI的芯片组如果只是磁盘能力稍差的话我也就没那么大意见了。应该说从N多测评来看和南桥相关的USB性能甚至是集成网卡性能都有问题。只能说 SB600/SB700功能达到主流程度但性能还达不到主流。另外BUG非常多凸现出芯片组设计所需要的经验和沉淀上的缺失。相比NV芯片组唯一的弱点就 是功耗。原来过高的成本在收购ULI得到相关单芯片设计技术后有极大的改善。所以我很期待NV全面收购VIA在获得VIA CPU技术的同时也能把VIA芯片组功耗方面的造诣吸收过来。 | |
| |
|
|
 - UID
- 88314
- 帖子
- 805
- 积分
- 8
- We用劵
- 0 张
- 来自
- http://www.hwit.net
- 注册时间
- 2005-9-5
| 8# 发表于 2008-3-28 22:16 | 只看该作者 |
| |
|
|
 - UID
- 14196
- 帖子
- 699
- 积分
- 8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9# 发表于 2008-3-29 09:55 | 只看该作者 ATI南桥的磁盘性能是差一点,但是也不至于差那么多吧  | |
| |
|
|
 - UID
- 165024
- 帖子
- 662
- 积分
- 8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10# 发表于 2008-3-30 2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OCFish 于 2008-3-28 21:34 发表 / Q% q* C7 i: p$ }2 u& H; s! u
5 J% f& O+ \' \$ w, S : c9 s& S- F3 _& F! K' g; ^ATI的芯片组如果只是磁盘能力稍差的话我也就没那么大意见了。应该说从N多测评来看和南桥相关的USB性能甚至是集成网卡性能都有问题。只能说SB600/SB700功能达到主流程度但性能还达不到主流。另外BUG非常多凸现出芯 ... 5 W0 h. r5 y5 X" X: l g
3 e7 h0 W. h- e# ^" s9 p( ]# d不会吧,其他的我没用过,但当年IBM出thinkpad的R50系列就是用的ATI的芯片组,也没听说有任何兼容性问题啊。 ' b8 _: l) V* c. Y" k. M- W, J4 q反倒是Intel的服务器南桥在03年早期的时候一度USB设计缺陷,搞得各服务器主板厂商那一段时间BIOS版本那叫一个多啊。 | |
| |
|
|
- UID
- 186051
- 帖子
- 44
- 积分
- 1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7-8-14
| 11# 发表于 2008-3-31 11: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itto2 于 2008-3-28 11:33 发表 2 |: P, {* p9 S# T8 `# f% g 楼上的真是历史知识渊博啊,呵呵。! l. r3 \6 k5 }! f; k. F* K 不过我认为ATI的芯片组并没有那么不堪,除了磁盘能力稍微差点以外,北桥中的整合芯片组的功耗和性能比Intel的只强不差。所以在笔记本领域还是很吃得开的。相反,NV的北桥虽然显示 ... 5 s2 N b# Q( l2 n( O - F' a" G, W0 Y X, m( @ 不知道你所说的AMD的所谓整合芯片组功耗比INTEL只强不差是什么意思,最好看看实测的功耗。% |3 i8 r. u2 |( W2 z( Z$ A; d http://bbs.pc3w.com/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165538&id=488401&skin=0 ! H9 I# z% v% ~1 N! q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INTEL那边连32NM都出了,AMD打算几时上45NM?! 3 |4 G5 I5 Q8 G1 c 就靠那55NM制程?! 9 L2 W; l# p( o9 |; ~4 h9 `, B& |( _& r* o4 w% {8 e [ 本帖最后由 湛江一哥 于 2008-3-31 11:51 编辑 ] | |
| |
|
|
- UID
- 186051
- 帖子
- 44
- 积分
- 1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7-8-14
| 12# 发表于 2008-3-31 1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itto2 于 2008-3-30 20:23 发表 % {% d6 x# W& ?* g) Y / r' R& h B9 t, e) E
" |$ T) v2 v; [" R7 K0 _不会吧,其他的我没用过,但当年IBM出thinkpad的R50系列就是用的ATI的芯片组,也没听说有任何兼容性问题啊。 * X% B2 c9 i& n$ G; b& X反倒是Intel的服务器南桥在03年早期的时候一度USB设计缺陷,搞得各服务器主板厂商那一段时间BIOS版本 ... : v- d8 H+ f" J Z4 Z( d+ {8 B- z, {+ I 用过RC410再来说话,台机的你用过冒?!7 k# ~3 [' y3 M+ I 放大别人的缺点来看待问题,而自己厂家的问题就完全视而不见是否客观?!/ V& |+ T, j/ m9 |8 k ] ATI的HD2000系列显卡,为什么那么多有瑕疵,都招回那么多,这个算不算是BUG问题?!6 l8 }- f3 ]" q. L 你用过早期的ATI主板吗,你见过装GHOST都蓝屏吗?!早期的ATI板子和VIA一个德性的东西。) }! k& O+ `" p% P3 r 众所周知的ATI的驱动开发能力一直不好。 9 W, I+ r- r' c! N3 C* G+ v 那请问,AMD的双核为何要打那么多补丁?!你试下看看不打补丁打打CS,人家还以为你作弊!: y* w( n Q5 a' m8 q2 C. m AMD没收购ATI之前,都是NV的板子打天下,我看你也是个A饭,你是不是要说754的NF2,NF3,NF4,C51也有问题呢?! , W8 ~5 N9 q. x" t7 ~6 p$ r 现在ATI转投AMD,就一个劲夸ATI,人家的过失就什么都看不到,这个时候NV就成了一拓屎了。 ; k# v( c! o5 J 要是NV投入到AMD的怀抱,那你还不把ATI骂死?! - Y* k: J( H; M% M, }- d& Y w 我说难听点,ATI现在的3850,3870也就是一个眼子,高分低能,还是拼不过8800GT,GTS,ULTRA,只能说ATI和NV缩小差距。 4 I7 i/ `* s4 m0 I( A: @% k 你不想想从X300~X850,X1300~X1950,人家NV就凭着6000系列,7000系列横了多久,那个时候ATI还没给AMD收购,怎么不见你去讲话。+ g* k: J0 W$ P% f0 r" _, x AMD没收购ATI之前,你用的估计也是N卡,NV的板子!* _) ^! f0 m5 G' M . n7 [$ N4 R& J4 X0 W6 ^' p3 M [ 本帖最后由 湛江一哥 于 2008-3-31 11:58 编辑 ] | |
| |
|
|
 - UID
- 165024
- 帖子
- 662
- 积分
- 8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7-3-25
| 13# 发表于 2008-3-31 21: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还是个“讲场新人”就给人家上纲上线?! 8 _+ u* j# I. t4 {7 d5 u' a实在对不起,我这个A饭还真没用过ATI的台式机板子,甚至见都没见过。只用过ATI主板的thinkpad R50E。1 E* H2 R2 h) h( k 你说我仇视NV倒是真的,我用过的唯一一块烧北桥的板子就是NF2,烧得时候甚至还没有超频 | |
| |
|
|
 - UID
- 142883
- 帖子
- 431
- 积分
- 5
- We用劵
- 0 张
- 注册时间
- 2006-11-25
| 14# 发表于 2008-4-1 03:20 | 只看该作者 2 W! J2 W; H3 K" o+ B & m3 E* L7 U; e% X% G i* a- K 这是什么测试,这么枪 l* ]5 k2 R* ?( d+ q4 K; z7 V我手头上P35和780G都有 同样的ST 7200.10 250G 用工具测速度差不多, 实际应用 复制文件什么的也差不多!( ?5 j; l' a( q- S+ r9 d 这个测试一看就是假的啊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